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东下坡大彭文化会馆247 

电话:0516-83859689 

手机:13914880776       

QQ:550770576
三苏画院向社会郑重承诺本画院出售所有书画作品均为真品。

您现在的位置:三苏画院 >书画论坛>选择一个人,就是选择一种境界

选择一个人,就是选择一种境界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略说三苏画院理事朱继森的书法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作者 马凯臻

 朱继森喜欢米芾,字也迷恋米芾的气息,我在想这之间必有什么缘分。不然,一个人怎么就会从如此悠长的书家的名单中,一直盯紧了“他”,而不是“他们”呢。 

朱继森也学过别家书体。他说,但都不深入,最终还是回到米芾门下。这种非常个人化的选择与大多数书法家的常规路线不同,很多人辛苦地上追秦汉、魏晋等等,下取诸家泛泛,生怕漏去了哪家,手头的功夫便因少了渊源而被人小觑。这般“追”与“取”自然不能说是错的。学习要讲传承,要讲基础,就像学钢琴,一开始你只能弹拜、车尔尼。事实也证明这的确是许多书家的成功之路,但朱继森的路数似在告诉我们,习书嘛,也不必对前人一一膜拜,尊重自己的眼睛,服从自己的喜好,成不成书家不去考虑,只要这种书写方式和方法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生活,融入自己的感情就好。这样就可以看出,朱继森习字的目的不是强迫自己做一个叫人挑不出毛病的书法家。不当这样的书法家当什么呢?我没问朱继森,问了便俗。因为我悟到,朱继森的选择,与其说是一种书写的认知,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。

 

生活态度很重要,书写中潜伏了某种生活态度,书写行为就不纯然是为了展示一种书写的技术能力。我觉得这才是艺术该有的一种境界,起码是我喜欢的一种境界。 

    米芾是石痴,拜石的故事代代相传。朱继森玩石二十多年,对石头的迷恋也近颠狂,有段时间每逢周末,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奔石市,令夫人头疼不已的是,家里到处绊腿的都是别人看来并不十分漂亮的石头。我不认为这仅是一个偶然与米芾相似的简单事实,而的确说明其生活的情趣与习性的相投。米芾的习性决定了他当不了大官,朱继森也是,朱继森做过企业领导,却不善游刃于官场。最有价值的业绩便是对员工的善待有加。所以,我才以为朱继森与米芾的隔世相望,其实是一种宿命。行笔至此,我竟异想天开,假如把朱继森与米芾所处的年代倒过来,能否成立?我看有些部分或许行,他们大概都会去做对方曾做过的事,都去选择对方曾选择的道路。 

选择一种字,实际上是选择一个人,选择一个人,实际上是选择一种生活状态,选择一种生活状态,实际上是选择一种境界。古时候是没有专业书法家的,生活与书写共同呈现为一种人生的状态。现在不同了,书法从生活中脱离出去,无端地弄出成千上万的书法家来。专业的书法家我从不反对,但是无论怎样,世俗的生活态度都要比高雅且专业性的书写更为重要。也许,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对朱继森的关注才有了意思。 

 选择了米芾,朱继森的书写自然也追求用笔与结体的随性而变,也追求体势峭拔却不张扬。而且,我也感叹朱继森的书写确实达到了相当的高度。但是,从我的艺术观出发,我还是希望朱继森最终能将习就的米家范式破开一角,将自己略微解放,在相同的生活态度基础上,让我有,而米芾没有,这个时代有,而宋代没有的气息再多一些泄露出来。我的意思是,无论我们如何认同前人,但前人与今人的修养与情调还是差之千里。在书法的技术层面上,总有一个向谁靠近的问题,但如果让古人看了说,此人学我,情趣也如我,但看着这字儿却眼生得很。我想,那就是另一种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刊于2011918日《文汇报》